酷巴游戏网 端游 鹿鼎记猛将加点攻略大全(猛将基础加点推荐分享)

鹿鼎记猛将加点攻略大全(猛将基础加点推荐分享)

首先再说下我推荐的天赋配置,敌斩系:泣血斧10点,左右开弓10点,散攻5点。 御甲系一共要61点,其中47点作…

鹿鼎记猛将加点攻略大全(猛将基础加点推荐分享)

首先再说下我推荐的天赋配置,敌斩系:泣血斧10点,左右开弓10点,散攻5点。

御甲系一共要61点,其中47点作出推荐,其他14点随意,盘筋斩两个天赋共20点,六守10点,烈阳血上限10点,血浴重生1点,强兵5点,君临1点。

血战系:嗜血破天会心的10点,狮子吼10点,明王减伤10点,剩下4点看个人喜好点持续时间或风雷冷却。

进入正题,解释下这样配置的原因。

首先点出君临天下的御甲系相信大家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后期没有君临很难保证你先手控制,先手控制是后期pk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什么剑客会强大?就是因为他隐身了,以后他就能先点你控制,强大的控制下直接被打得毫无还手的余地。而火枪为什么能压制剑客也是因为侦查把剑客打出来,拉开先手控制就能直接用大量的输出打死剑客。后期pk的胜负关键就在于控制。(如果宝宝不狠,容易出现控完对方没死,结果自己挂了)

地陷破军用处不大,而盘筋斩冷却短常用,所以是推荐用盘筋斩20点堆六守(伏龙啸用处更小,这游戏闪避用处很小,再次顺便不推荐打闪灵钻),六守必须点满,六守加防太可怕,笔者一身垃圾装备带4心法的云虎也能有56000防,防的用处虽然也不是很可观,但是大量的防就能出效果了,老区带高心法小象和老版刚剑的猛将防能上10万多,效果自然也跟着出来了。

鹿鼎记猛将加点攻略大全(猛将基础加点推荐分享)

烈阳血上限的点10点,持续时间不点,这技能每升10级持续时间多60秒,增加持续时间的还有必要么?血浴重生是绝地反击的技能,能瞬回好几万血,20秒足够**,20秒也足够决定你是跑了还是被杀。铁布衫是神技,见过的都知道,强兵必须点满。

稍微谈谈我说随意的那几点,天罡还是点下,剩下几点点下狄青降龙吧。

剩下这59点主要的问题是点不点震慑,笔者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很想学震慑,但是经过队友用了几次震慑后我就打消了这念头。看着一屏幕的人瞎跑我只能看着屏幕上不停出现的超出范围,郁闷不?这技能如果说是配合远程的队友是不错,但对于比武有追求的那就算了。之前有想过这技能可以用来逃跑,但是朋友实验了君临跑路更神。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控制时间长点,虽然震慑技能点高了时间也不短,而斧破精元点满天赋是多6秒,在这,解释斧破精元的优势,散攻别人不会瞎跑,就算反映过来被散攻想跑中间也有一段的反应时间,如果你说对面的不到一秒就跑了,那我只能说你遇到了操作帝。

还有就是,先假设你的震慑能恐惧6秒了,但是6加4会小于10,别说我小学数学是语文老师教的,我来跟你分析一下,首先,前面要求的,pk连续控制很重要,而你不可能在刚好第六秒完了以后对手还没出手以前用出下一个控制(什么!哥们你居然带了秒表精确到0.001秒出手了!)

还有就是每个技能,即使瞬发的技能也需要一个公共冷却时间一个施法时间(打架这么累,耍点动作装酷吸引眼球嘛),还有就是同时有多个控制技能的时候,技能的衔接也是问题,既要保证持续控制,还要想着时间比较大化,毕竟还是难啊,还有就是别说你从没有用错过技能,技能多了容易失误,我现在放在快捷栏上比较常用的技能有20个,猛将技能特别多….

还有个优点是打贤士,不散攻对面的直接就飞走了…迷光太神了…

不过也不能说震慑就没优势,毕竟也是群控,混战是这个技能就是个锁魂。(关于震慑和斧破精元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勿喷)

血战系前20点的选择问题应该不大,如果有什么问题再问我吧。

接下来点明王减伤,别说明王效果查,群减伤要是跟铸甲一个级别的效果别人都不用混了,这技能用在宝宝身上可是神技,昨天小宝的时候,我佣兵上了免伤,一个明王,结果剑客一个剑荡过来我佣兵一点血都没掉(目前减免2000左右)

差的那四点点风雷还是明王持续时间,随意吧,这个我也说不清,毕竟明王技能高的时候持续时间还是很长的。

最后说我心中猛将天赋的价值:君临天下大于强兵大于六守大于血浴重生大于震慑大于明王减伤大于烈阳血上限大于泣血斧大于散功大于狮子吼大于其他

你可能还喜欢下面这些文章

本文来自网络,所引用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此内容的版权,如果有任何版权问题,可以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https://www.yck78.com/81406.html

作者: admin39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